还记得王伟吗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4 06:56 浏览 N 次天之魂 海之魄
——“海空卫士”王伟的人生轨迹
南海的波涛簇拥着你
蓝天的白云追寻着你
年迈的父母期盼着你
幼小的儿子呼唤着你
王伟,我亲爱的战友
你是祖国的海空卫士
你是民族的优秀儿子
波涛掀巨浪
永恒的浪花前赴后继
白云映红霞
壮丽的彩虹描绘航迹
神武的雄鹰相伴着你
英雄的团队铬记着你
至爱的妻子思恋着你
亲密的同志等待着你
王伟,我亲爱的战友
你是祖国的海空卫士
你是民族的优秀儿子
雄鹰冲天吼
永恒的瞬间惊天动地
团队舞战旗
壮丽的人生光耀环宇
4月20日,当笔者从陵水一线回到北京后,含泪写下了这段歌词,以寄托对英雄的思念之情,崇敬之意。
做为王伟的战友,做为唯一全程采访南海大搜寻及王伟事迹的文字记者,做为在王伟生前多次宣传他不辱使命的宣传干部,每天每天我们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一位现代军人的潇洒英姿;我们的眼前都闪过新世纪 海天的这次最美丽最壮烈的飞行;我们的耳畔都响起战鹰的呼啸和悲愤的呐喊;我们的梦中都会云飞浪卷,星光灿烂,丰碑矗立,忠魂再现……
真实地记录我们熟悉的、亲爱的战友王伟的人生轨迹,是我们的使命,是我们的责任。他是我们民族的自豪,他是我们海军航空兵的骄傲!浩浩长天是他的魂,滔滔怒海是他的魄!
第一章 雏鹰展翅翔海天
2001年4月1日,星期日,晨。低云笼罩着海南岛陵水机场。机场上一片宁静。
在外场担任战斗值班的海军航空兵某团副参谋长赵宇和中队长王伟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回到值班室,各自拿一本书看了起来。
王伟看的是《英汉词典》。最近,他正在用自己的“奔腾Ⅱ”电脑把团里研究的战术课题做成三维动画。他认为要提高动画制作技术,首先要提高英语水平。
上午8时20分,值班室接到上级通报:在我海南岛以东空域发现一架不明国籍的大型飞机。
警铃突然炸响,王伟和赵宇腾地跳起,抓起头盔和氧气面罩,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冲出值班室,跑向值班飞机,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8时45分,随着指挥员一声“开车”的命令,一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战鹰如怒狮般咆哮着冲向跑道,一前一后升上云空,飞赴目标所在空域,执行跟踪监视任务。
执行这种任务,对赵宇和王伟来说,每人都有几十次的经历。仅赵宇调到这个团三年多的时间里,两人就曾一同战斗起飞十几次。
海南的青山绿水,被迅速抛在翼后,迎面而来的是南中国海的波翻云涌……
谁也没想到,随后这里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碰撞。
南中国海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王伟成为世人关注的对象。
这一天,在浙江省湖州市一个普通家庭里,女主人王月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丈夫:“晓宏(王伟的乳名)这两天怎么没来电话?”
丈夫王明说:“孩子肯定是我任务。”
只要有时间,王伟每个星期必定往家里打电话,问候父母,问问送回父母身边的儿子王子的情况。
王月琴叹了口气,“再过几天就是晓宏的生日,又不能一起过了。”
王明摸了摸孙子王子的头,“是啊,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从孙子的脸上,他仿佛看到了儿子王伟儿时的模样……
一、儿时的梦
四月,在祖国内地正是阳光季节。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春色染透了浙江湖州。
1968年4月6日,后来成为英雄的王伟,就是乘着这盎然春意诞生于湖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王明,母亲王月琴,都是当地一家机床厂的工人,尽管两人收入微薄,工资加起来不过七八十元,但孩子的出生还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王家几代单传,爷爷和奶奶多想有个小孙子啊!小王伟的出生圆了老人的梦。
“他就是我们一生的依靠!”小王伟的父母心里甜丝丝的。
小王伟出生那天,姐姐王琳倚在门槛上,瞪大眼睛总想看看自己的小弟弟。她知道,自己就要有一个最亲最亲的小伙伴了。
小王伟对这个家庭是多么的重要!
小王伟一生下来就长得眉清目秀,口阔鼻直,惹人喜爱,以至于王伟那位当过兵的大姨父见到王伟的照片竟然发出赞叹:这孩子要是当兵,准是块好料!
想不到竟被王伟的大姨父言中。后来王伟不仅当了兵,还当上了飞行员,成了引人注目的英雄!
然而王伟的父亲王明,当时却没去想孩子今后将走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他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没有多少知识和文化传给王伟。在他看来,自己的责任就是要教会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做事。
王明在到湖州机床厂工作之前,在郊区一家工厂上班,每天要步行几十里路,常常是早出晚归,但他从来就没有叫苦叫累,而且平时爱画个画什么的,生活很是达观。家里一度生活拮据,上要赡养王伟的爷爷奶奶,下要抚育王伟和姐姐王琳,但王明从没把这些当作生活的负担。
王伟的外公住在沭阳,是个老医生,在红军长征时期曾以自己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不少红军战士的生命,在当地极受人敬重。有人曾劝说王明去找岳父帮他安排一个好点的工作,但王明从来没开这个口,就是在最困难的时侯,他总是咬咬牙挺过去,很少向亲戚伸手要什么照顾。他一直以自立、自强、自尊作为自己的生活理念,这对小王伟的影响很大。小王伟秉承了父亲这些可贵的品质,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步锤炼自己刚毅的性格。
王伟六岁那年,母亲王月琴带他回沭阳娘家。外公见到远道而来的小外孙,心里异常高兴,抱着可爱的小王伟亲了又亲。小王伟乖极了,拽着外公的胡子,要外公给他讲故事。外公给他讲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时,小王伟总是说:“外公,我也要去爬雪山,过草地,我也能象红军爷爷那样吃苦。”
外公夸奖他:“好,好,我外孙从小就有志气。”
春节前夕,王明一家应亲戚之邀又去了青岛。
王伟的大姨父和二姨父都住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大姨夫、大姨和二姨父都是参加过长征和抗日战争的老军人。这是两个军人之家,小王伟的几个表哥也都是军人。两个姨父家的大儿子是飞行员,春节都在家休假。看到两个大表哥身穿军装威武英俊的样子,小王伟羡慕极了,他多想和表哥一样,当个人民解放军啊!
小王伟长得很可爱,几个表哥常逗他,有时把王伟逗急了,哭起了鼻子,但他们只要把军装往他面前一放,小王伟脸上立即“乌云转晴”,破涕为笑。他不由分说就把表哥那肥大的军装往身上套,然后昂首挺胸的走来走去,活象一只骄傲的小公鸡,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爸爸,我要穿解放军的衣服,我也要当解放军!”
从青岛姨父家回来,王伟便闹着要穿军装。孩子这么迷恋军装 ,做父母的怎能不满足孩子美好的愿望呢?母亲从街上扯了几尺军绿布,为儿子缝制了一身小军装。真没想到,这一次远行,竟在小王伟脑海里植下了一种“军人情结”。
从此,每逢过新年春节,王伟都要穿上他的节日服装――军装。
平时跟姐姐玩游戏,总要姐姐扮“敌人”,自己当解放军。
王伟读小学的时侯,大姨妈王华曾送给他一顶有帽徽的红军帽,他神气得不得了,天天把军帽戴在头上,还扎起小皮带,把父亲给他做的木刀、木枪别在腰上,带着这些“武装”披挂上阵打“敌人”。尽管他年龄小,但他好胜,自恃有这些“装备”,便自封为“总司令”,领着一帮小伙伴“冲锋陷阵”。他经常对他小伙伴们说:“我长大后要当解放军,保卫祖国。”
孩子的心是一块沃土,只要撒下了种子,他就会自己慢慢生根、发芽、生长,小王伟就是这样带着当“解放军”的梦,一天天长大。
“孩子从小就从他外公那里他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从他两个姨家找到了做人的榜样,产生了对军人的热爱,并把这种爱一直珍藏在心里,伴随他长大。”王伟的父亲王明说这番话时,眼里流露出对儿子的钟爱之情。
“弟弟从小就想当一名飞行员,从小学一年级起,每年过春节,他要穿的新衣服就是一身绿军装,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参军。”姐姐王琳至今还能想起王伟穿上军装那神气的样子。
“孩子想当一名飞行员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我们家附近有个空军机场,只要听到飞机响,哪怕是正在吃饭,他也要丢下碗筷,跑到外面去看飞机。” 母亲至今忘不了孩子撒开脚丫去看飞机的情景。
王伟初中毕业时,家里还很困难,他懂事早,非常理解父母的艰辛,闹着缀学,要去找工作为父母分忧!不读书,哪来的文化!家里再穷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业和前程。父母苦口婆心地劝他,可王伟不理解父母的心,就是不改变主意。那天晚上,父亲很生气,扇了他一巴掌,把他的鼻子都打出了血,但王伟认准死理就是不回头,执意要去找工作。
父亲知道孩子有一颗很强烈的爱心,而且他性子很倔,自己想好的事情轻易不会改变。父亲没办法,只得托一位同事,把他送到太仓的一家工厂,让他当拉煤的锅炉工。父亲想让现实告诉他,教育他,让他从生活的锤炼中去发现什么才是他应该去做的。
三天之后,王伟不堪重负跑回了家,十来岁的孩子怎能负载这生活的重压呢!这时侯他终于明白父亲的教导,为父母分忧绝不像想得那么简单。他知道自己错了,也理解了父亲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火。
一个没有足够文化知识的人在残酷的生活面前是多么的弱小,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就很难迎接生活的挑战,也无法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王伟从现实生活中悟出了努力方向。从此发愤读书,刻苦求学。
一个真正经历了生活磨砺的人便会珍惜生活的一切。王伟把全部心思放在了自己的学业上,逐渐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为他能在空军院校招飞时,在严格的筛选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伟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为了圆儿时的从军梦,他挣脱了父母亲温暖的臂弯,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虽然说这是个好事,但故乡的亲朋好友还是舍不得他走。在邻居眼里,王伟是个热心助人、懂事的好孩子。在老师和同学心里,他又是个乐观开朗、热爱生活、富于理想的好学生,好朋友。
湖州城北旧城改造前,王伟家住在潘家廊。他家隔壁住着一位叫陈桂生的老人。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孤身一人,唯一的儿子18岁时参加了新四军,后来在抗日前线牺牲了。对这位烈属老太太,王伟非常敬爱,经常带着他的同学帮陈老太太挑水、倒马桶、整理室内外卫生,陈老太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逢人便说:“晓宏(王伟在家乡的小名)这孩子很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
在学校王伟也是这样,他喜欢帮助人,只要能插得上手的,他绝不会袖手旁观。
一次学校组织种树,班级每个人都分了任务,王伟身体健壮,很快就挖好了几个坑,当他想要休息的时侯,发现还有几个同学正在吃力的挖着树坑,他不由分说跑过去帮忙,直干得汗流浃背。在王伟的带动下,同学们你帮我,我帮你,全班早早的就完成了挖坑任务。
每逢老师上课要带教学器材用具,王伟总是早早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帮老师把器材搬到教室。
王伟的同学池建新至今还记得1985年清明节那天,王伟他们几个同学去市郊的道场山游玩,当返回到山脚下时,王伟突然发现山坳里浓烟滚滚,他马上招呼大家去扑火。王伟一马当先跑在最前面,拣起地上的竹梢就扑向火场,但由于火势太猛,竹梢根本不管用,他便脱下自己的新西装去灭火,把自己好好的西装弄得不成样子。
池建新说,王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有一次,他代表班里参加投掷项目比赛,不小心扭伤了右臂,大家都劝他不要参加比赛了,可他硬是咬着牙,忍着疼痛坚持比赛,最后取得了名次,为集体争得了荣誉。
还有一次,在校运会4×100米接力赛中,有一位同学因其他原因不能参加,眼看着他们班就要放弃这个项目,王伟自告奋勇地说:“让我上!”结果取得了第一名。当时同学们高兴得把王伟抬了起来,喊着号子往天上扔。
上高中的时侯,王伟的思想渐渐成熟。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道题目为“秤”的作文题。老师批改后,特意表扬了两位同学,其中的一位就是王伟。他从秤的红黑外型联想到黑脸包公,联想到包公的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在作文里,王伟说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像包公那样为国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老师和同学的印象中,王伟那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军人,当飞行员,翱翔在蓝天。
一次,王伟班里组织元旦文艺会演,排了一个有关飞行员的节目,当时班里没有安排王伟参加,他心情很难受,就去找班主任,主动要求参加这个演出。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空军,如果将来能成为飞行员就好了。”
老师同意王伟参加演出,他显得特别高兴。他还风趣地对同学说:“我的身体条件好,肩膀又平又宽,天生就是演军官的料!”
1985年,王伟从湖州三中转到湖州四中的电子职业班学习。电子专业是个热门专业,湖州正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毕业后找个工作绝对没问题,可王伟却“另有所图”。他向班主任路新元老师透露了自己内心的秘密:“飞机上有许多电子仪表,我到这里来学习就是为将来开飞机打基础!”
在学校,王伟的物理成绩很好,但他的英语成绩却有点跟不上。在报考飞行学院时,他为了能考出好成绩,每天都早早地跑到学校找凌全化老师,要凌老师给他补习英语……
二、应征招飞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1986年春天,通向理想的大门终于向王伟敞开了。
空军飞行学院来到湖州中学招飞,整个校园都沸腾了。这个消息更让王伟兴奋不已,儿时的梦想,多少年的期待,瞬间就要来到了眼前!自己刻苦求学等的不就是这一天吗?遏制已久的感情就像山洪般爆发开来,他仿佛看到自己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驾驶着雄鹰在天空翱翔……他迫不及待地报了名,郑重的在志愿表上签上了“王伟”两个字。
当他正准备参加招飞复检时,老师告诉他,没有父母的签字,按规定不能参加体检。王伟急坏了,当天下午就匆匆赶到父母单位。望着儿子严肃的脸,王明觉得不对劲,忙问他有什么事。
“我想当飞行员,但没有家长的同意,学校不让参加体检。”
听到儿子这番话,王明一下就愣住了。
王明找来了妻子王月琴商量。王月琴与王明一样,心里也比较矛盾。他们早就知道儿子想当兵的心愿,可他们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如果当飞行员走了,还不知道什么时侯能回来,心里很是舍不得。
王月琴婉转地向儿子说出了他们夫妻俩的意见。
见父母没同意,王伟一转身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你们不答应,我就不走了。”
这一坐,就坐到了下班时间。眼看着天渐渐黑了,车间里的人越来越少,父亲知道拗不过儿子,就问王伟:“当兵很苦,你吃得起苦吗?”
王伟坚定地说:“我吃得起苦。”
“你要报名可以,但你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半途而废。”
“我保证不后悔。爸爸你就快点帮我签字吧!”
王伟“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在杭州顺利通过了体检,他被选中了。这一次他是湖州四中唯一被空军招飞选中的学生。幸运来自于他的优秀,来自于他不懈的追求和努力。
当王伟接到凌月芳老师送来的空军航校录取通知书时,他“啪”地敬了一个军礼,说:“报告老师,我已经是飞行员了!以后我将翱翔在蓝天,保卫祖国的神圣领空!”
凌老师连声说:“我相信你,相信你能做到!你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1986年6月11日,王伟去航校报到的前一天,学校专门为王伟组织了一个欢送茶话会。当年的湖州四中党支部书记邵振起清楚地记得,他亲手将一个笔记本交给王伟留作纪念,并要他谈谈感受,王伟说:“飞上祖国的蓝天,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今天我实现了。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与王伟一同去杭州参加体检的同学潘军,还清晰地记得王伟和他在西湖边散步时说过的话,“我不仅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而且要争取成为中国的第一批宇航员。我们国家总有一天会把自己的宇宙飞船送入太空的。真渴望自己有朝一日,驾驶我们的飞船遨游太空!”他那闪亮的眼睛和神往的表情,潘军至今历历在目。
王伟在一步步把他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他把他的挚爱洒向了祖国的蓝天。
事后王明回忆说:“孩子什么时候报名参军,我开始并不知道,他没有告诉家里。后来身体复检时要父母签字,家里才知道他要参军的事情。我是了解飞行员这个职业的,他两个姨的大儿子都是飞行员。这是一个风险性很大的工作,我和他妈都很担心,想要他细细考虑一下,可儿子异常坚决。他已经确立了从军的志向,他已经知道做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他长大了,要走自己想走的路。要是阻止他,对他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王明老人说着就流下泪来,曾经担心的事情如今已经变成现实,怎不叫父母亲痛心呢!
三、霹雳青春
1986年6月,王伟走进了他心弛神往的飞行殿堂——空军某航校。人们常说,飞行员是“天之骄子”,然而在这种美誉的背后,王伟体验更多的是当一名飞行员的艰辛。飞行是他所挚爱的事业,在困难面前他从来就没有退缩过,他更多的是把前进的勇气、拼搏的豪情和无穷的智慧融入到学校的学习和训练中去。
王伟非常重视飞行基础理论的学习。那像砖头一样厚的飞行理论教材让他读得津津有味。他认为,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很难胜任飞行工作,只有打好理论基础才能提高自己的飞行技术。为了能够记住飞行的有关理论和飞机的有关数据,他用笔把这些都抄在一个本子上,只要一有空就拿出来记呀,背呀,一直到记住记准。日复一日,他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理科毕业时,王伟的飞行基础课在全队取得了前6名的好成绩 。
作为军人,部队就是他们的家,战友们就像亲兄弟,摸爬滚打在一堆,吃喝拉撒在一起,在这里,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使大家心连心。王伟把部队当成了自己的家,跟战友们共同学习,共同训练,共同生活,陈惠忠就是在这里跟王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陈惠忠是王伟的浙江同乡,他们常在一起谈生活、谈学习、谈工作,彼此关心、爱护和帮助。长跑是王伟的弱项,为提高自己的长跑成绩,他每天都要跑10公里。东北的冬天很冷,但对王伟来说,“冷天气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训练成绩”。
王伟跑步时稍微有点汗就开始一件件脱衣服,直到剩下一条短裤。大冬天里,浑身的汗水和蒸气在头发和眉毛上结起冰凌,他毫不在意,一个早上不完成5000米的指标决不回去。一天,两天,三天……王伟一天比一天跑得快,但王伟还是觉得自己跑步成绩提高太慢。由此,他想到了陈惠忠,陈惠忠跑得比他快,他要陈惠忠每天傍晚带他跑步。
陈惠忠一开始总是下意识的放慢步子,但要保持超出王伟二三米的距离。王伟快,他也跟着快,就是不让王伟超过自己。王伟也不吱声,可心里在暗暗较劲。
“别‘牛气’,要不了多久我就要赶上你。”两个星期过去了,陈惠忠发现,王伟已经能和他并排着跑了,王伟还时不时跟他说几句话,想把王伟落下几步都很难了。
王伟靠着毅力和勇气,不断战胜自己。毕业考试时,他的体能指数测试在全队达到了良好。
王伟对事业十分执着,对生活更是充满热情。
他爱画画,而且能歌善舞。学员队出黑板报总是少不了他,学校开晚会更是少不了他。1987年8月1日,是王伟在初教机训练团过的第一个建军节,学校举行联欢晚会。王伟和七名学员一起为晚会送上了一个精彩的“飞行霹雳舞”。这个节目是由王伟精心编排的,他把飞行员的英姿用霹雳舞形式搬到了舞台上,用奔放狂热的舞姿,尽情地挥洒着自己对生活对飞行的热爱。
随着那激越的音乐,闪烁的灯光,他们的动作忽如霹雳,忽如闪电,令人眼花缭乱,目不遐接,顿时赢得了台下阵阵喝彩,将整个晚会推向了高潮。
四、初恋故事
中美撞机事件发生以后,王伟的命运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但最牵肠挂肚的莫过于王伟的家人,特别是他的爱妻阮国琴。仰望着天上飘过的白云,倾听着大海涌起的涛声,自然的一切景物都会把阮国琴的思绪带回到过去的时光……
阮国琴和王伟是高中同学,而且王伟就坐在她的前排。阮国琴还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注意王伟时的情景:那是上高二时,坐在前排的王伟忽然转过身来向她借橡皮,大大的眼睛里透出一分惊喜:“嗳,你的铅笔盒和我的一样。”
“是吗?”
阮国琴悄悄把全班同学的铅笔盒比了一遍,发现就他们俩的是一模一样。
后来阮国琴还在想:难道那是命运之神对她的暗示——她这一生注定要永远与王伟联系在一起!
阮国琴真正第一次被王伟拨动心弦时,是王伟替她当“人墙”。
那天在上政治课,阮国琴想瞒着老师做数学作业,她在后面悄悄地捅捅王伟:给我挡住,别动!
王伟心领神会,挺直了腰板,竭力挡住老师的视线,这一挺,就是整整一节课!
少女的心,被小伙子那份情谊深深地打动了……
那时,阮国琴是班里的文艺委员,而王伟偏偏又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写字画画,爱好非常广泛,学习成绩也不差,他们的接触多了起来。
在长辈们眼中,王伟是一名典型的“江南才子”;而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王伟是一名才华横溢、对人生充满着许多浪漫理想的当代青年。在那些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们建立起了纯洁的友情,彼此之间非常了解。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高中毕业时面临多种选择的王伟,却毫不犹豫地报考了部队的飞行学院。许多同学感到不理解,在阮国琴跟前讲:“王伟这是怎么了?别人都选择报考热门专业,将来毕业当老板或出国什么的,即便报民航院校,将来也比在部队当飞行员实惠,你该劝劝他。”
阮国琴没有去劝他,因为她知道,在刚上高中时,王伟就盼望着将来能当一名飞行员,憧憬着有朝一日驾驶着战机,遨游在一往无垠的天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
王伟在日记中写到:“能成为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阮国琴太了解他了,他有他的理想和追求,当他认定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后,是不会动摇的。
1986年6月,王伟以优异的成绩迈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第一步--成为空军飞行学院的一名飞行学员。
王伟上飞行学院不久,就开始与阮国琴通信,共同探讨人生和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爱愈来愈深。鸿雁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传递着他们动人的爱情故事。多情的阮国琴在信中赠给王伟一首诗,许诺要做一朵静静的百合花,默默地为他开放……而令阮国琴没有想到的是,多才多艺的王伟竟为它谱上了曲子,自弹自唱,录成了磁带寄给了阮国琴。阮国琴真的被感动了,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王伟唱给自己深情的歌,遐想着与王伟美好的未来……
处在幸福中的阮国琴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爱情的危机会突然向她袭来!一天,阮国琴突然接到王伟的来信,他在信中讲,他爱上了一名女大学生,要与阮国琴一刀两断,并在信的末尾画了一座令人心悸的坟墓,墓碑上写着:“王伟之墓”,并在旁边注了一行小字:“这辈子再不给你好,死了这条心吧!”。
接到这封信后,阮国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伤透了心。
同事们劝她:王伟现在是“空中骄子”了,找个女大学生也是很正常的,你也不要太伤心。凭着阮国琴对王伟的了解,她不相信他是这样的人,但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叫人不得不信。
伤心之中,阮国琴也给他回了一封绝情的信,信中说,我最恨背叛爱情的人,永远不会原谅他。
过了一段时间,阮国琴又收到了王伟的信,他说他要回湖州给她解释,她回信说:“我永远不想再见到你。”
其实,信发出去后,阮国琴就有些后悔了,怕太伤他的心,影响他的飞行,毕竟,他们曾经深深相爱过,而且,她现在还牵挂着他,也许,应该听他解释一下原因。
没过多久,阮国琴收到一封从王伟驻地寄来的、显然不是王伟笔迹的厚厚的挂号信,捧着这封信,她的心情紧张起来,她想:别是王伟出了什么事,要是那样的话,我才是永远不会原谅自己!
这时,阮国琴发现,她的心仍然在爱着王伟,在等待着王伟……
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这封信,一看才知道,这是与王伟朝夕相处的10名战友写来的联名信,信中道出了王伟要与她“一刀两断”的真正原因:原来,王伟的部队在进行跳伞训练时出了一次事故,一名学员牺牲,这使王伟对飞行员这项职业的危险性有了更加直接和现实的认识。他热爱飞行事业,又怕将来有个万一给她带来痛苦,他想,长痛不如短痛,那就把痛苦留给自己吧!就是在这样一种矛盾的心情下,给阮国琴写了那封“绝情”信。他知道他们之间的感情太深,怕她,也怕自己下不了决心,于是又在信中编造了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女大学生”。
王伟的战友在信中还告诉阮国琴:“王伟珍重你们的感情胜过珍重生命,当他从你的信中得知他伤害了你的感情后,内心非常痛苦,夜里躺在床上常常默默地流泪,他非常期望能得到你的原谅。”
信的末尾是10名战友的签名,而且在签的名字上还分别按上了10个鲜红的手印!
看着这10个鲜红的手印,阮国琴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们分明是想用10颗年轻纯洁的心来证明王伟对爱情的忠诚!
其实,在阮国琴看来,他们更证明了王伟对理想、对事业矢志不移的追求!这时的阮国琴,早已是泪流满面,月光下,她仰望着天上无垠的星空,在心里默默地呼喊:“王伟啊,这一辈子我再也不要与你分开,永远不要分开,那怕是跟你到海角天涯!”
她想,应该让王伟知道她的这份感情,让他毫无牵挂地投入到他的事业和追求之中,再也不要发生这种刻骨铭心的误会,她立即就给他回了一封电报:“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哪怕是海角天涯!”
1 990年6月,王伟通过考试升入了高教机团训练。离开自己心爱的女朋友阮国琴有四年了,王伟特别思念她,一个下着小雨的晚上,王伟拿出了女友的照片,他深情的看着,突然对身边的陈惠忠说:“咱们写支歌吧,就写我们现在的心声,行不行?”
陈惠忠说:“行!”
王伟想了想说:“歌名就叫《思念》。”
很快,一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歌曲从他们的心中流淌出来:
窗外下着纷纷的细雨
灯下是对你无尽的思念
面对你那张笑脸
话到嘴边又难诉说
天涯的尽头是你无尽的等待
期盼着,心上的人儿从天涯归来
总有一天,我会潇洒返回家园
拥抱着心爱的人儿,永不分开
……
这首歌深受教员和同学们的喜爱,很快在飞行学院传唱开来。
- 06-05· 同安洪氏古山衍派
- 06-04· 晶牛牛年业绩凸起 虎年势
- 06-04· 邢台市重点作家走进晶牛
- 05-30· 超佳玻璃优化软件与保特
- 05-30· 2010-12-11
- 05-30· 2011年”“银通杯”“中国
- 05-29· 德佳机器
- 05-29· 汇德佳水泥销售智能管理
- 05-29· 2011-03-16
- 05-29· 汇德佳水泥销售系统诚招
- 05-29· 打造德佳牧业职业经理人
- 05-29· 2009怡宝社区行 7月11日育德
- 05-29· 育德佳园--倡导“环境育人
- 05-29· 莱阳德佳牧业合作社
- 05-29· 浙江国银通电子商务有限
- 05-29· 【山西经济日报】阳城县
- 05-29· [转载]石家庄银通幼儿园《
- 05-29· 明年元旦香港银通将与银
- 05-29· 珠海跨国并购案获美国政
- 05-29· 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