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化工 > 玻璃 > 阆中古城见闻

阆中古城见闻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6 23:49   浏览 N 次  

  大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家乡成都到我的工作所在地兰州必定要经过剑门关,有个小站的站名就叫做剑阁。火车票通常标明多少日到达有效,我常常会兴之所至的在一个觉得值得稍事停留的地方下车,走马观花一番之后继续我的旅程。绵阳的电子工业基地、江油李白故居都是这么到访的。

  记得那次在剑阁下了车,四顾茫然。花十元钱请了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当向导,领我翻山吃当地有名的豆腐宴然后到了翠云廊的边沿。因张飞、关云长得名的古栈道、合抱的千年古柏令我流连忘返,不知这条完全由参天大树铺就的道路通向何方。一位路过的老者告诉我走到头,可以到阆中,200多里地呢,“阆中是个好地方,古城,好耍得很”……从此我记住了阆中这个地名。加之一位高中同学的老公是阆中人,言谈中更没少提阆中的好,因此总想去那里看看,这个愿望直到三十年后才实现。

  四月中下旬,选了个阴天直奔阆中。因为不通火车,交通毕竟不便,许多原汁原味的古老宅院得以保存,淳朴的民风也尚未受到外部世界的污染。清澈如带的嘉陵江环绕的古城的确就像一个藏在深闺未被人识的绝色女子,须得走近方能目睹其千般神韵万般风采。

  从成都北门汽车站出发经南充费时五个多小时到达阆中新城的客运总站。再搭的赶往网上订的“杜家客栈”――据说是当时的一位商会会长的私宅改建的酒店,早年,前门临街后门一斜坡直抵江边,现在小城扩建后门也临街了。客栈

  照壁、天井、厢房、亭台一应俱全,集中体现了川西北古民居的建筑特色。木质小楼,镂空的雕花窗棂、木门,走起路来嘎吱嘎吱作响的木地板,从窗户里望得见屋顶的灰瓦、悬挂在屋檐的灯笼,感觉好象是住进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古城居民不多,很安静。讨生活的人们都被分流到新城区,这是它远胜过许多名气更大的古城之处――老城新城彻底分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被很好的保存下来,古色古香的小院走不了几步就是一个,什么蒲氏宅邸、张家小院、侯家大院、胥家古院、秦家、赵家……简直是不胜枚举。

  景点很集中,套票80元,6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减半。除闻名遐迩的贡院、张飞庙、华光楼、中天楼之外还可乘坐游船游览嘉陵江。

  贡院挺大,是曾经的科举制度的大本营。里面的格局、设施,我觉得很像京城的“国子监”,足见当年这个小城的读书人可真不少,有崇文的风尚。展室里的东西大同小异,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件作弊用的衣衫写满了米粒儿大小的文字。显然这儿对那些作弊的人是深恶痛绝的,每天都要进行的节目(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常规项目)之一是把一个“作弊者”象征性的游街示众,敲锣打鼓的在古城走上一圈。

  三国名将,刘备的拜把兄弟“张飞“的待遇就不同了,坐着马车,前面有卫队鸣锣开道,只是苦了大太阳下的黑脸张飞满脸都晒出了苞。

  张飞在阆中有很高的威望。传说他在领兵征东吴为关羽报仇的路上被部下所杀,身首异处遗骨埋在阆中,立祠纪念叫张飞庙。此外张飞牛肉也很出名,满城都是,还有个很大的专制牛肉的集团公司。当地人自豪的说,我们这里空气好,没有大工业,没有污染,只有牛肉、保宁醋、丝绸这三样轻工业。

  阆中人挣钱不多,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似乎很满足。正因为此,物价也不高,吃的东西尤其便宜。一位拥有临街两间铺面的老奶奶告诉我,她买这两间房只花了140元,“一共?”“是呀,一共”,我惊得合不拢嘴。问她是哪一年的事儿,她嘟哝了一声,没听清。

  这里的老人普遍高寿,常常见到八十多岁的老头童颜鹤发,老太太细皮嫩肉,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透着对生活的满足。拐杖敲击石板路上的声响像是古城悠远的乐曲。

  然而,古城并非没有波澜壮阔的过往。历史上,除了有好几个状元两对状元兄弟之外,还是国内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秦家大院就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宣传部主任是位名叫张锦秋的女红军。1933年同一年就有四乡八邻上万人跟上红军的队伍离开家乡。座落在江对岸锦屏山下的红军纪念陵园里面有个巨大的红石墙,上面镌刻着牺牲了的阆中籍烈士,那可是一大片人名,以乡为单位,按姓氏排列的。另有一字排开的八个雕塑,都是革命成功后在共和国身居高位的阆中籍红军将领。足见阆中人是多么的为他们的优秀儿女而自豪啊。

  这里应该叫做红军山,红砂石为材料的雕塑栩栩如生。苍松环绕、江水如带,远山如东升的旭日,风水真好。离开时情不自禁的向英灵们鞠躬致敬。

  古城的民风淳朴,古道热肠。

  游江因为开始只有我们两人,规定五人以上才开,让等一等。我们对船家说那就先去华光楼参观,但中途被轮渡接去了锦屏山,等回到码头,船家告诉我们刚才来的人数够了他还专门跑去华光楼找我们,现在又只剩我们两人了。万分过意不去,我们表示可以等,这次哪也不去了。可很快,开船了。我很奇怪的问就俩人也开吗?船家回答,“你们是来旅游的,时间宝贵”。真感动。

  临走的那天早上,我们决定在院子里享受露天家庭式早餐。前嫂子负责摆餐桌,我去有名的“赵包子”买早点,店家热情的提供碗碟,我问要不要缴点押金,中年男店主憨厚的笑着,直摇头。你打听个地方问个路什么的,总会得到热情的指点,恨不得把你带到目的地。所有这些,让我仿佛时光倒流回到几十年前。

  大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家乡成都到我的工作所在地兰州必定要经过剑门关,有个小站的站名就叫做剑阁。火车票通常标明多少日到达有效,我常常会兴之所至的在一个觉得值得稍事停留的地方下车,走马观花一番之后继续我的旅程。绵阳的电子工业基地、江油李白故居都是这么到访的。

  记得那次在剑阁下了车,四顾茫然。花十元钱请了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当向导,领我翻山吃当地有名的豆腐宴然后到了翠云廊的边沿。因张飞、关云长得名的古栈道、合抱的千年古柏令我流连忘返,不知这条完全由参天大树铺就的道路通向何方。一位路过的老者告诉我走到头,可以到阆中,200多里地呢,“阆中是个好地方,古城,好耍得很”……从此我记住了阆中这个地名。加之一位高中同学的老公是阆中人,言谈中更没少提阆中的好,因此总想去那里看看,这个愿望直到三十年后才实现。

  四月中下旬,选了个阴天直奔阆中。因为不通火车,交通毕竟不便,许多原汁原味的古老宅院得以保存,淳朴的民风也尚未受到外部世界的污染。清澈如带的嘉陵江环绕的古城的确就像一个藏在深闺未被人识的绝色女子,须得走近方能目睹其千般神韵万般风采。

  从成都北门汽车站出发经南充费时五个多小时到达阆中新城的客运总站。再搭的赶往网上订的“杜家客栈”――据说是当时的一位商会会长的私宅改建的酒店,早年,前门临街后门一斜坡直抵江边,现在小城扩建后门也临街了。客栈

  照壁、天井、厢房、亭台一应俱全,集中体现了川西北古民居的建筑特色。木质小楼,镂空的雕花窗棂、木门,走起路来嘎吱嘎吱作响的木地板,从窗户里望得见屋顶的灰瓦、悬挂在屋檐的灯笼,感觉好象是住进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古城居民不多,很安静。讨生活的人们都被分流到新城区,这是它远胜过许多名气更大的古城之处――老城新城彻底分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被很好的保存下来,古色古香的小院走不了几步就是一个,什么蒲氏宅邸、张家小院、侯家大院、胥家古院、秦家、赵家……简直是不胜枚举。

  景点很集中,套票80元,6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减半。除闻名遐迩的贡院、张飞庙、华光楼、中天楼之外还可乘坐游船游览嘉陵江。

  贡院挺大,是曾经的科举制度的大本营。里面的格局、设施,我觉得很像京城的“国子监”,足见当年这个小城的读书人可真不少,有崇文的风尚。展室里的东西大同小异,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件作弊用的衣衫写满了米粒儿大小的文字。显然这儿对那些作弊的人是深恶痛绝的,每天都要进行的节目(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常规项目)之一是把一个“作弊者”象征性的游街示众,敲锣打鼓的在古城走上一圈。

  三国名将,刘备的拜把兄弟“张飞“的待遇就不同了,坐着马车,前面有卫队鸣锣开道,只是苦了大太阳下的黑脸张飞满脸都晒出了苞。

  张飞在阆中有很高的威望。传说他在领兵征东吴为关羽报仇的路上被部下所杀,身首异处遗骨埋在阆中,立祠纪念叫张飞庙。此外张飞牛肉也很出名,满城都是,还有个很大的专制牛肉的集团公司。当地人自豪的说,我们这里空气好,没有大工业,没有污染,只有牛肉、保宁醋、丝绸这三样轻工业。

  阆中人挣钱不多,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似乎很满足。正因为此,物价也不高,吃的东西尤其便宜。一位拥有临街两间铺面的老奶奶告诉我,她买这两间房只花了140元,“一共?”“是呀,一共”,我惊得合不拢嘴。问她是哪一年的事儿,她嘟哝了一声,没听清。

  这里的老人普遍高寿,常常见到八十多岁的老头童颜鹤发,老太太细皮嫩肉,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透着对生活的满足。拐杖敲击石板路上的声响像是古城悠远的乐曲。

  然而,古城并非没有波澜壮阔的过往。历史上,除了有好几个状元两对状元兄弟之外,还是国内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秦家大院就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宣传部主任是位名叫张锦秋的女红军。1933年同一年就有四乡八邻上万人跟上红军的队伍离开家乡。座落在江对岸锦屏山下的红军纪念陵园里面有个巨大的红石墙,上面镌刻着牺牲了的阆中籍烈士,那可是一大片人名,以乡为单位,按姓氏排列的。另有一字排开的八个雕塑,都是革命成功后在共和国身居高位的阆中籍红军将领。足见阆中人是多么的为他们的优秀儿女而自豪啊。

  这里应该叫做红军山,红砂石为材料的雕塑栩栩如生。苍松环绕、江水如带,远山如东升的旭日,风水真好。离开时情不自禁的向英灵们鞠躬致敬。

  古城的民风淳朴,古道热肠。

  游江因为开始只有我们两人,规定五人以上才开,让等一等。我们对船家说那就先去华光楼参观,但中途被轮渡接去了锦屏山,等回到码头,船家告诉我们刚才来的人数够了他还专门跑去华光楼找我们,现在又只剩我们两人了。万分过意不去,我们表示可以等,这次哪也不去了。可很快,开船了。我很奇怪的问就俩人也开吗?船家回答,“你们是来旅游的,时间宝贵”。真感动。

  临走的那天早上,我们决定在院子里享受露天家庭式早餐。前嫂子负责摆餐桌,我去有名的“赵包子”买早点,店家热情的提供碗碟,我问要不要缴点押金,中年男店主憨厚的笑着,直摇头。你打听个地方问个路什么的,总会得到热情的指点,恨不得把你带到目的地。所有这些,让我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回到几十年前。

  大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家乡成都到我的工作所在地兰州必定要经过剑门关,有个小站的站名就叫做剑阁。火车票通常标明多少日到达有效,我常常会兴之所至的在一个觉得值得稍事停留的地方下车,走马观花一番之后继续我的旅程。绵阳的电子工业基地、江油李白故居都是这么到访的。

  记得那次在剑阁下了车,四顾茫然。花十元钱请了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当向导,领我翻山吃当地有名的豆腐宴然后到了翠云廊的边沿。因张飞、关云长得名的古栈道、合抱的千年古柏令我流连忘返,不知这条完全由参天大树铺就的道路通向何方。一位路过的老者告诉我走到头,可以到阆中,200多里地呢,“阆中是个好地方,古城,好耍得很”……从此我记住了阆中这个地名。加之一位高中同学的老公是阆中人,言谈中更没少提阆中的好,因此总想去那里看看,这个愿望直到三十年后才实现。

  四月中下旬,选了个阴天直奔阆中。因为不通火车,交通毕竟不便,许多原汁原味的古老宅院得以保存,淳朴的民风也尚未受到外部世界的污染。清澈如带的嘉陵江环绕的古城的确就像一个藏在深闺未被人识的绝色女子,须得走近方能目睹其千般神韵万般风采。

  从成都北门汽车站出发经南充费时五个多小时到达阆中新城的客运总站。再搭的赶往网上订的“杜家客栈”――据说是当时的一位商会会长的私宅改建的酒店,早年,前门临街后门一斜坡直抵江边,现在小城扩建后门也临街了。客栈

  照壁、天井、厢房、亭台一应俱全,集中体现了川西北古民居的建筑特色。木质小楼,镂空的雕花窗棂、木门,走起路来嘎吱嘎吱作响的木地板,从窗户里望得见屋顶的灰瓦、悬挂在屋檐的灯笼,感觉好象是住进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古城居民不多,很安静。讨生活的人们都被分流到新城区,这是它远胜过许多名气更大的古城之处――老城新城彻底分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被很好的保存下来,古色古香的小院走不了几步就是一个,什么蒲氏宅邸、张家小院、侯家大院、胥家古院、秦家、赵家……简直是不胜枚举。

  景点很集中,套票80元,6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减半。除闻名遐迩的贡院、张飞庙、华光楼、中天楼之外还可乘坐游船游览嘉陵江。

  贡院挺大,是曾经的科举制度的大本营。里面的格局、设施,我觉得很像京城的“国子监”,足见当年这个小城的读书人可真不少,有崇文的风尚。展室里的东西大同小异,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件作弊用的衣衫写满了米粒儿大小的文字。显然这儿对那些作弊的人是深恶痛绝的,每天都要进行的节目(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常规项目)之一是把一个“作弊者”象征性的游街示众,敲锣打鼓的在古城走上一圈。

  三国名将,刘备的拜把兄弟“张飞“的待遇就不同了,坐着马车,前面有卫队鸣锣开道,只是苦了大太阳下的黑脸张飞满脸都晒出了苞。 张飞在阆中有很高的威望。传说他在领兵征东吴为关羽报仇的路上被部下所杀,身首异处遗骨埋在阆中,立祠纪念叫张飞庙。此外张飞牛肉也很出名,满城都是,还有个很大的专制牛肉的集团公司。当地人自豪的说,我们这里空气好,没有大工业,没有污染,只有牛肉、保宁醋、丝绸这三样轻工业。

  阆中人挣钱不多,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似乎很满足。正因为此,物价也不高,吃的东西尤其便宜。一位拥有临街两间铺面的老奶奶告诉我,她买这两间房只花了140元,“一共?”“是呀,一共”,我惊得合不拢嘴。问她是哪一年的事儿,她嘟哝了一声,没听清。

  这里的老人普遍高寿,常常见到八十多岁的老头童颜鹤发,老太太细皮嫩肉,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透着对生活的满足。拐杖敲击石板路上的声响像是古城悠远的乐曲。

  然而,古城并非没有波澜壮阔的过往。历史上,除了有好几个状元两对状元兄弟之外,还是国内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秦家大院就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宣传部主任是位名叫张锦秋的女红军。1933年同一年就有四乡八邻上万人跟上红军的队伍离开家乡。座落在江对岸锦屏山下的红军纪念陵园里面有个巨大的红石墙,上面镌刻着牺牲了的阆中籍烈士,那可是一大片人名,以乡为单位,按姓氏排列的。另有一字排开的八个雕塑,都是革命成功后在共和国身居高位的阆中籍红军将领。足见阆中人是多么的为他们的优秀儿女而自豪啊。

  这里应该叫做红军山,红砂石为材料的雕塑栩栩如生。苍松环绕、江水如带,远山如东升的旭日,风水真好。离开时情不自禁的向英灵们鞠躬致敬。

  古城的民风淳朴,古道热肠。

  游江因为开始只有我们两人,规定五人以上才开,让等一等。我们对船家说那就先去华光楼参观,但中途被轮渡接去了锦屏山,等回到码头,船家告诉我们刚才来的人数够了他还专门跑去华光楼找我们,现在又只剩我们两人了。万分过意不去,我们表示可以等,这次哪也不去了。可很快,开船了。我很奇怪的问就俩人也开吗?船家回答,“你们是来旅游的,时间宝贵”。真感动。

  临走的那天早上,我们决定在院子里享受露天家庭式早餐。前嫂子负责摆餐桌,我去有名的“赵包子”买早点,店家热情的提供碗碟,我问要不要缴点押金,中年男店主憨厚的笑着,直摇头。你打听个地方问个路什么的,总会得到热情的指点,恨不得把你带到目的地。所有这些,让我仿佛时光倒流回到几十年前。

  大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家乡成都到我的工作所在地兰州必定要经过剑门关,有个小站的站名就叫做剑阁。火车票通常标明多少日到达有效,我常常会兴之所至的在一个觉得值得稍事停留的地方下车,走马观花一番之后继续我的旅程。绵阳的电子工业基地、江油李白故居都是这么到访的。

  记得那次在剑阁下了车,四顾茫然。花十元钱请了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当向导,领我翻山吃当地有名的豆腐宴然后到了翠云廊的边沿。因张飞、关云长得名的古栈道、合抱的千年古柏令我流连忘返,不知这条完全由参天大树铺就的道路通向何方。一位路过的老者告诉我走到头,可以到阆中,200多里地呢,“阆中是个好地方,古城,好耍得很”……从此我记住了阆中这个地名。加之一位高中同学的老公是阆中人,言谈中更没少提阆中的好,因此总想去那里看看,这个愿望直到三十年后才实现。

  四月中下旬,选了个阴天直奔阆中。因为不通火车,交通毕竟不便,许多原汁原味的古老宅院得以保存,淳朴的民风也尚未受到外部世界的污染。清澈如带的嘉陵江环绕的古城的确就像一个藏在深闺未被人识的绝色女子,须得走近方能目睹其千般神韵万般风采。

  从成都北门汽车站出发经南充费时五个多小时到达阆中新城的客运总站。再搭的赶往网上订的“杜家客栈”――据说是当时的一位商会会长的私宅改建的酒店,早年,前门临街后门一斜坡直抵江边,现在小城扩建后门也临街了。客栈

  照壁、天井、厢房、亭台一应俱全,集中体现了川西北古民居的建筑特色。木质小楼,镂空的雕花窗棂、木门,走起路来嘎吱嘎吱作响的木地板,从窗户里望得见屋顶的灰瓦、悬挂在屋檐的灯笼,感觉好象是住进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古城居民不多,很安静。讨生活的人们都被分流到新城区,这是它远胜过许多名气更大的古城之处――老城新城彻底分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被很好的保存下来,古色古香的小院走不了几步就是一个,什么蒲氏宅邸、张家小院、侯家大院、胥家古院、秦家、赵家……简直是不胜枚举。

  景点很集中,套票80元,6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减半。除闻名遐迩的贡院、张飞庙、华光楼、中天楼之外还可乘坐游船游览嘉陵江。

  贡院挺大,是曾经的科举制度的大本营。里面的格局、设施,我觉得很像京城的“国子监”,足见当年这个小城的读书人可真不少,有崇文的风尚。展室里的东西大同小异,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件作弊用的衣衫写满了米粒儿大小的文字。显然这儿对那些作弊的人是深恶痛绝的,每天都要进行的节目(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常规项目)之一是把一个“作弊者”象征性的游街示众,敲锣打鼓的在古城走上一圈。

  三国名将,刘备的拜把兄弟“张飞“的待遇就不同了,坐着马车,前面有卫队鸣锣开道,只是苦了大太阳下的黑脸张飞满脸都晒出了苞。

  张飞在阆中有很高的威望。传说他在领兵征东吴为关羽报仇的路上被部下所杀,身首异处遗骨埋在阆中,立祠纪念叫张飞庙。此外张飞牛肉也很出名,满城都是,还有个很大的专制牛肉的集团公司。当地人自豪的说,我们这里空气好,没有大工业,没有污染,只有牛肉、保宁醋、丝绸这三样轻工业。

  阆中人挣钱不多,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似乎很满足。正因为此,物价也不高,吃的东西尤其便宜。一位拥有临街两间铺面的老奶奶告诉我,她买这两间房只花了140元,“一共?”“是呀,一共”,我惊得合不拢嘴。问她是哪一年的事儿,她嘟哝了一声,没听清。

  这里的老人普遍高寿,常常见到八十多岁的老头童颜鹤发,老太太细皮嫩肉,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透着对生活的满足。拐杖敲击石板路上的声响像是古城悠远的乐曲。

  然而,古城并非没有波澜壮阔的过往。历史上,除了有好几个状元两对状元兄弟之外,还是国内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秦家大院就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宣传部主任是位名叫张锦秋的女红军。1933年同一年就有四乡八邻上万人跟上红军的队伍离开家乡。座落在江对岸锦屏山下的红军纪念陵园里面有个巨大的红石墙,上面镌刻着牺牲了的阆中籍烈士,那可是一大片人名,以乡为单位,按姓氏排列的。另有一字排开的八个雕塑,都是革命成功后在共和国身居高位的阆中籍红军将领。足见阆中人是多么的为他们的优秀儿女而自豪啊。

  这里应该叫做红军山,红砂石为材料的雕塑栩栩如生。苍松环绕、江水如带,远山如东升的旭日,风水真好。离开时情不自禁的向英灵们鞠躬致敬。

  古城的民风淳朴,古道热肠。

  游江因为开始只有我们两人,规定五人以上才开,让等一等。我们对船家说那就先去华光楼参观,但中途被轮渡接去了锦屏山,等回到码头,船家告诉我们刚才来的人数够了他还专门跑去华光楼找我们,现在又只剩我们两人了。万分过意不去,我们表示可以等,这次哪也不去了。可很快,开船了。我很奇怪的问就俩人也开吗?船家回答,“你们是来旅游的,时间宝贵”。真感动。

  临走的那天早上,我们决定在院子里享受露天家庭式早餐。前嫂子负责摆餐桌,我去有名的“赵包子”买早点,店家热情的提供碗碟,我问要不要缴点押金,中年男店主憨厚的笑着,直摇头。你打听个地方问个路什么的,总会得到热情的指点,恨不得把你带到目的地。所有这些,让我仿佛时光倒流回到几十年前。

  大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家乡成都到我的工作所在地兰州必定要经过剑门关,有个小站的站名就叫做剑阁。火车票通常标明多少日到达有效,我常常会兴之所至的在一个觉得值得稍事停留的地方下车,走马观花一番之后继续我的旅程。绵阳的电子工业基地、江油李白故居都是这么到访的。

  记得那次在剑阁下了车,四顾茫然。花十元钱请了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当向导,领我翻山吃当地有名的豆腐宴然后到了翠云廊的边沿。因张飞、关云长得名的古栈道、合抱的千年古柏令我流连忘返,不知这条完全由参天大树铺就的道路通向何方。一位路过的老者告诉我走到头,可以到阆中,200多里地呢,“阆中是个好地方,古城,好耍得很”……从此我记住了阆中这个地名。加之一位高中同学的老公是阆中人,言谈中更没少提阆中的好,因此总想去那里看看,这个愿望直到三十年后才实现。

  四月中下旬,选了个阴天直奔阆中。因为不通火车,交通毕竟不便,许多原汁原味的古老宅院得以保存,淳朴的民风也尚未受到外部世界的污染。清澈如带的嘉陵江环绕的古城的确就像一个藏在深闺未被人识的绝色女子,须得走近方能目睹其千般神韵万般风采。

  从成都北门汽车站出发经南充费时五个多小时到达阆中新城的客运总站。再搭的赶往网上订的“杜家客栈”――据说是当时的一位商会会长的私宅改建的酒店,早年,前门临街后门一斜坡直抵江边,现在小城扩建后门也临街了。客栈

  照壁、天井、厢房、亭台一应俱全,集中体现了川西北古民居的建筑特色。木质小楼,镂空的雕花窗棂、木门,走起路来嘎吱嘎吱作响的木地板,从窗户里望得见屋顶的灰瓦、悬挂在屋檐的灯笼,感觉好象是住进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古城居民不多,很安静。讨生活的人们都被分流到新城区,这是它远胜过许多名气更大的古城之处――老城新城彻底分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被很好的保存下来,古色古香的小院走不了几步就是一个,什么蒲氏宅邸、张家小院、侯家大院、胥家古院、秦家、赵家……简直是不胜枚举。

  景点很集中,套票80元,6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减半。除闻名遐迩的贡院、张飞庙、华光楼、中天楼之外还可乘坐游船游览嘉陵江。

  贡院挺大,是曾经的科举制度的大本营。里面的格局、设施,我觉得很像京城的“国子监”,足见当年这个小城的读书人可真不少,有崇文的风尚。展室里的东西大同小异,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件作弊用的衣衫写满了米粒儿大小的文字。显然这儿对那些作弊的人是深恶痛绝的,每天都要进行的节目(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常规项目)之一是把一个“作弊者”象征性的游街示众,敲锣打鼓的在古城走上一圈。

  三国名将,刘备的拜把兄弟“张飞“的待遇就不同了,坐着马车,前面有卫队鸣锣开道,只是苦了大太阳下的黑脸张飞满脸都晒出了苞。

  张飞在阆中有很高的威望。传说他在领兵征东吴为关羽报仇的路上被部下所杀,身首异处遗骨埋在阆中,立祠纪念叫张飞庙。此外张飞牛肉也很出名,满城都是,还有个很大的专制牛肉的集团公司。当地人自豪的说,我们这里空气好,没有大工业,没有污染,只有牛肉、保宁醋、丝绸这三样轻工业。

  阆中人挣钱不多,但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似乎很满足。正因为此,物价也不高,吃的东西尤其便宜。一位拥有临街两间铺面的老奶奶告诉我,她买这两间房只花了140元,“一共?”“是呀,一共”,我惊得合不拢嘴。问她是哪一年的事儿,她嘟哝了一声,没听清。

  这里的老人普遍高寿,常常见到八十多岁的老头童颜鹤发,老太太细皮嫩肉,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透着对生活的满足。拐杖敲击石板路上的声响像是古城悠远的乐曲。

  然而,古城并非没有波澜壮阔的过往。历史上,除了有好几个状元两对状元兄弟之外,还是国内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秦家大院就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宣传部主任是位名叫张锦秋的女红军。1933年同一年就有四乡八邻上万人跟上红军的队伍离开家乡。座落在江对岸锦屏山下的红军纪念陵园里面有个巨大的红石墙,上面镌刻着牺牲了的阆中籍烈士,那可是一大片人名,以乡为单位,按姓氏排列的。另有一字排开的八个雕塑,都是革命成功后在共和国身居高位的阆中籍红军将领。足见阆中人是多么的为他们的优秀儿女而自豪啊。

  这里应该叫做红军山,红砂石为材料的雕塑栩栩如生。苍松环绕、江水如带,远山如东升的旭日,风水真好。离开时情不自禁的向英灵们鞠躬致敬。

  古城的民风淳朴,古道热肠。

  游江因为开始只有我们两人,规定五人以上才开,让等一等。我们对船家说那就先去华光楼参观,但中途被轮渡接去了锦屏山,等回到码头,船家告诉我们刚才来的人数够了他还专门跑去华光楼找我们,现在又只剩我们两人了。万分过意不去,我们表示可以等,这次哪也不去了。可很快,开船了。我很奇怪的问就俩人也开吗?船家回答,“你们是来旅游的,时间宝贵”。真感动。 临走的那天早上,我们决定在院子里享受露天家庭式早餐。前嫂子负责摆餐桌,我去有名的“赵包子”买早点,店家热情的提供碗碟,我问要不要缴点押金,中年男店主憨厚的笑着,直摇头。你打听个地方问个路什么的,总会得到热情的指点,恨不得把你带到目的地。所有这些,让我感觉时光仿佛倒流回到几十年前。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