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金像奖 《叶问》称雄 张家辉封帝 鲍起静封后
luyued 发布于 2011-04-29 15:11 浏览 N 次“影后”鲍起静喜极而泣。
“影帝”张家辉发表获奖感言。
甄子丹汪诗诗亲密亮相。
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昨晚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揭晓。张家辉和鲍起静分别凭借电影《证人》《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封影帝、影后,许鞍华获得最佳导演奖,《叶问》意外获得最佳电影奖。
本届金像奖主要奖项似乎毫无悬念,之前呼声最高的男女主角候选人张家辉、鲍起静顺利摘得影帝影后奖项。而之前,张家辉已经凭借《证人》获得了人生第一个影帝殊荣——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男主角奖。鲍起静则是凭借老到的表演击败了最大的对手刘美君,如愿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叶问》虽然获得12项提名,终极只获得两项,其中包含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影片奖,对所有主创来说,已经是最大的鼓励。此外,洪金宝和梁小熊则凭《叶问》获得最佳动作设计奖。
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制作,却成为大赢家,获得四项大奖。不仅许导演本人获得最佳导演奖,鲍起静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其中饰演独居婆婆的陈丽云因平实而生活化的表演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编剧吕筱华则获得最佳编剧奖。
香港TVB的警察专业户廖启智此番凭借《证人》中的表演击败林家栋、樊少皇、张丰毅以及周星驰,获得最佳男配角奖。虽然有人评价他在《证人》中突破不大,但对角色驾轻就熟恰恰可能是得奖的原因。
徐娇凭借在《长江七号》中充满童真稚趣的演出一举击败林志玲、张雨绮、梁进龙、莫小奇,获得最佳新演员奖。她在发表感言时对没有到现场的周星驰说自己终于得了100分。年轻导演郭子健因拍摄《青苔》战胜对手岸西、麦曦茵,成为本届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奖的获得者。
技术奖项方面,投资大、阵容大、票房大的大片《赤壁》赢得五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叶锦添凭《赤壁》再获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和最佳美术指导奖。
黄岳泰继《投名状》之后,凭借《画皮》蝉联金像奖最佳摄影奖。张靓颖主唱的《画皮》的主题歌《画心》获得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保持通话》在剪辑方面胜出一筹,邱志伟获得最佳剪辑奖。
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击败《海角七号》《梅兰芳》《神探伽俐略》及《非诚勿扰》,获得了最佳亚洲电影大奖,一来因为进围影片有两部,自然获奖率高;二来恐怕也与冯导之前发表的香港观众瞧不起内地电影的言论有关。
曾经凭借《女人四十》获得香港金像奖影后的萧芳芳因其在表演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对后辈的良好影响、对社会的努力回馈,获颁第28届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而颁奖晚会现场播放的萧芳芳介绍短片,担任解说的是周星驰,规格相当之高。配音演员丁羽则获得了大会颁给的专业精神奖。 范晨
完全获奖名单
最佳电影 《叶问》
最佳导演 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
最佳男主角 张家辉《证人》
最佳女主角 鲍起静《天水围的日与夜》
最佳编剧 吕筱华《天水围的日与夜》
最佳男配角 廖启智《证人》
最佳女配角 陈丽云《天水围的日与夜》
最佳新演员 徐娇《长江七号》
最佳摄影 黄岳泰《画皮》
最佳剪辑 邱志伟《保持通话》
最佳美术指导 叶锦添《赤壁》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叶锦添《赤壁》
最佳动作设计 洪金宝、梁小熊《叶问》
最佳音响效果 吴江、Roger Savage 《赤壁》
最佳视觉效果 Heather Abels《赤壁》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岩代太郎《赤壁》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画心》(《画皮》主题曲)
新晋导演 郭子健《青苔》
最佳亚洲电影 《集结号》
终身成就奖 萧芳芳
红地毯上的秀
新人大腕秀衣衫:上演装扮比拼
本报讯 (记者 孙欢 实习生 贺欣) 参加金像奖颁奖仪式的明星虽多,但能够参与奖项竞争的究竟是少数。因此对不少明星而言,红地毯才是他们的“主战场”,于是,大腕与新人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争艳斗奇”。
昨日的红毯上,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长江七号》中的童星徐娇,一身水蓝色裙装衬托得她十分俏皮可爱,好似“海的公主”。郭富城女友熊黛林一身玄色性感晚礼服同样惹眼,有趣的是,可能是因裙子太长,熊黛林迈不开步子,以致行进时差点被裙子绊倒,而裙子也差点被走在身后的黄百鸣踩到。
年轻人抢显眼位置,老将们也不甘示弱。林嘉欣昨日冒着摔倒风险,脚蹬一双跟高6寸的高跟鞋,以金色低胸晚礼服高雅登场,被现场记者高呼“公主”,而她也慷慨地面对镜头大秀手链,引起记者和影迷一阵骚动;内地影星张丰毅昨日也小秀性感:玄色西装里衬衣的颜色虽属沉稳色系,但却是如纱一般的透视衬衣。
更让人眼热的是,红地毯竟成了奢侈品牌的展示场。 众女星为抢镜所穿的“战衣”均价格不菲,据悉,司仪吴君如身上的玄色小短裙价值20万元。任达华身穿DIOR Homme亮相,刘嘉玲、袁咏仪选择的是Christian Dior晚装,内地女星孙俪亦不逊色,挑选了Versace,韩国艺人宋慧乔穿的是自己专属设计师设计的公主晚装。
情侣夫妻秀恩爱:纷纷携手相伴
本报讯(记者 孙欢 实习生 贺欣)像金像奖这样的“大活动”,当然不太适合一个人孤身参加,而是要和最重要的“另一半”一起分享。昨日,“夫妻档”“情侣档”是一个接一个,而一些“绯闻男女”在这个时候的高调搭档,更让人对其暧昧关系感到好奇。
昨日,甄子丹和妻子汪诗诗一出场,立即引起影迷阵阵尖叫声。甄子丹用带电的眼神扫向四周,谋杀了不少菲林;此前甚少高调出境的汪诗诗这次为配合老公,也高调出境,在一旁挽臂而行。汪诗诗选择一身白色中西风并具的礼服,与甄子丹的黑西装搭成情侣装绝配典范,虽然甄子丹比夫人要矮上一截,但全程紧揽娇妻腰部,男人气概十足。
同样选择“黑白配”装扮亮相的,还有张家辉关咏荷夫妇,只不过二人调了个个:男着白,女着黑,两人笑容满面,心情十分不错;导演吴宇森与夫人同着玄色衣装,十指相扣走完红毯;与他人纷纷“携妻”不同,赵雅芝是昨日唯一一位“携夫”参加仪式的明星。
走红地毯时,最让众人好奇的是同穿玄色衣装,搭档而行的房祖名与薛凯琪。虽然二人有身为同组颁奖嘉宾这样的“官方理由”成为搭档,但从2003年起,有关二人关系的传闻始终是娱乐圈中没有中止的新闻。此次,二人不惧绯闻,以情侣装高调携行难免让不少记者“浮想联翩”。二人在红毯上接受采访时同样表现得默契十足——不谈感情,只谈心情。
传统“和合”文化与“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 沈一斋作
泥人张之和合二仙
□傅功振
在南五台山北麓,红酒木瓜靓汤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独一无二的关中民俗博物院,收躲了三万多件民间文化瑰宝。在众多躲品中,享有“地上兵马俑”美誉的石雕拴马桩最为夺目,它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间石雕艺术宝库,是中国民间文化力与美的化身,也是中国北方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拴马桩上的人物雕像,或汉人、或胡人、或满人,装束不一,神态、表情、动作各异,或立、或卧、或躺、或仰,威严毕露、栩栩如生。几千件拴马桩如威风凛凛的军队,阵容宏大、气势磅礴,凸显着威猛之势。其中,有件拴马桩尤为引人注目,上面雕刻着两个背靠背的和尚,二者体态雍容、笑容可掬,这就是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它是我国主流的“和合文化”的物质载体。
一
中华文化从根源上说是农耕文化,亦称黄土文化,其基础是脆弱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文化倚重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因此,非常注重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这在我国主流文化中多有印证。如在字义上,“和”在《说文解字》中意为“相应也。从口,禾声”;清人段玉裁解释“合”为:“三口相同为合,十口相传为古,引伸为凡会合之称”;《汉语大词典》解释“和合”:“和合者,和睦同心,阴阳调和。”;“和合”最先出现在《周礼·媒氏》,《周礼·地官·媒氏》疏云:“使媒求妇,和合二性。”、“和合”为男女两性结合成为夫妇,和睦同心,合好相谐。孔颖达解释说:“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由此看来,家庭伦理关系是中国人首要关注的题目,中国人讲究社会和谐是在其文明发展之初就注定了的,而今天我们所说的“和谐”、“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即源于此。
对“和合”二字解释最为精到的,当推《论语·子路》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关于这一句,宋人朱熹解释为,君子有和意而心胸开阔,海纳百川;小人仅以一己之见而营私争利,必为不和;同样的言语也出现在《国语·郑语》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古圣先贤非常重视“和为贵”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晏婴对齐景公做过全面而深入的阐述(见《左传·昭公二十年传》):“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才为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才谓之孝。为妻之道,使其众妾皆得欢欣于其夫,才谓之不嫉。”
“和合”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既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理念、墨家的“兼爱”主张、佛教的“空有合一”本体观,还体现了道家阴阳调和的“五德终始”说。应该说,“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
二
我们传统文化的根脉在于民间,民间文化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为稳定的基础。“和合二仙”则深刻体现了传统 “和合文化”的内涵。
“和合二仙”源于唐代名僧万回。据说万回为了替父母分忧,不远万里探望在安西戍边的兄长,一日而还,为父母带回兄长安好的消息,民间亲切地称其为“万回哥哥”。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宋时,杭城以腊日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着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和合之神,祀之人在万里外可使回家,故曰万回。”明清之际,“和合神”逐渐由一神演变为二神,这二神即为唐代贞观年间的僧人寒山和拾得。据说二僧虽贫贱之交,但情同手足,自得其乐;又说二人同爱一女子,重义割爱,相继出家为僧。因其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美,所以被尊奉为“和合神”。清代雍正朝,封唐代贞观年间天台山名僧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清人翟灏《通俗编》云:“今和合以二神并祀,而万回仅一人,不可以当之。国朝雍正十一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事物原会》云:“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与拾得也。”
无论是万回还是寒山、拾得,他们或能万里致归,家庭团圆;或能重义割爱,和睦相处,所以被民众奉为和合神只。人们图绘、模塑他们的形象,用来求福祈吉。“和合二仙”的塑像有的是一对夫妇;有的是两个蓬头、笑面、赤脚的小孩模样,一个持盛开的荷花,一个捧有盖的圆盒(取“荷”谐“和”,取“盒”谐“合”,喻“和合”之意);有的是两个背靠背的僧人。“和合”之像或在婚礼时陈列悬挂,或常年悬挂堂中,取谐好、吉利之意。民间也有瓷塑、石刻、砖刻、木刻的“和合二仙”像。
我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自然人化的信仰从“和合二仙”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天台山明岩有“一特石高数丈,上跛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福建虎头岩山上的鹤峰岩“岩前两峰并立,人以寒山拾得呼之”;武夷山和合岩也有二石,相传为寒山、拾得并肩诵经,俗呼“和合二仙”。此类文化还可从不同地域的自然风物及民间工艺上得到印证。如现收躲在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院的栓马桩“和合二仙”石雕。这些都表明了“和合二仙”或“和合神”已具有某种广泛的文化代表性,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不离不弃的象征。还有一些地方用其他形式来祭祀“和合二仙”。如贵州德江傩堂戏中的“和合二仙”、江西南丰的“跳和合”,已经成为当地文化中的一种民俗事象。
无论时代如何演变,我们在“和合二仙”的文化形式和文化信仰上,都能感受到它是民间最普遍的美好寄托,即祈求天与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融洽;而中华民族特别注重伦理这一特征,使得“和合二仙”文化蕴涵着血浓于水的家庭之和,高山流水的琴瑟和美,“天人合一”的万物融洽。这些都展现了民众勤劳、质朴、勇敢、善良的文化性格,同时也是对传统“和合”文化的继续和发展。 三 整理、探究“和合”文化与“和合二仙”的民间信仰及其文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续和现实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和合二仙”的具体表现形式看,它代表着中国民众最美好、最质朴的期望。在普通民众眼里,“和合二仙”还有类似财神的功能,即能为民众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使人们能够实现丰衣足食的小康之境;以“和合二仙”为代表的民间文化(或传统文化)强烈渴求一种安定、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持续存在。中国人的政治理想首先是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营建上开始的,如儒家就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追求,而这一切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和合二仙”的文化蕴涵一脉相承。其实质就是注重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合无间”、“趋同归一”、“百川归海”,体现人们宽容一切、关爱一切、善待一切的超常精神境界和博大情怀,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长安的牡丹民俗文化及其重兴
工笔牡丹 王道中作
□卜元 刘婷
牡丹被誉为国花,是长安作为13朝都城献给世人的厚礼。秦岭北麓与延安万花山野生牡丹表明,关中及其两翼地域是中国牡丹的原产地。长安民间酷爱牡丹的习俗,由来已久,传承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牡丹文化,正在牡丹植根的故地悄然复兴。
如今正值牡丹盛开的季节。兴庆宫、慈恩寺与大雁塔、唐天坛遗址(陕西师大校本部之南)、西安植物园、唐延路等处的牡丹园里花繁叶茂,游人络绎不绝;临潼唐牡丹园(牡丹沟)的存在及东三叉中心广场等处牡丹蔚然成景;户县阿姑泉的牡丹园多达万亩,如同花海;延安万花山作为野生牡丹与花木兰的家乡,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中外观览者。民间推崇牡丹的雍容华贵,将牡丹绣在孩童的帽子、背心、马夹、裹肚和鞋面上,以及家用的袜垫、枕套、床单、被罩、门帘、窗帘上;新娘的嫁衣与陪房品,不能没有牡丹花;生下漂亮的女孩儿,常以牡丹命名;逢年过节绘画、购画、挂画,少不了牡丹;剪纸贴窗花,娃满月蒸花馍,箱柜、屏风与插屏镜亦多有牡丹形象;秦腔、迷胡(眉户)、道情、阿宫、线腔、老腔等戏曲舞台上,剧情、角色、戏衣、唱词、科白、布景、道具,往往也离不了牡丹。长安的牡丹花俗,广袤无垠而又精细入微,根扎乡野,历久弥深。
然而,历史和国人似乎有些忘却了长安牡丹花俗,只记得河南洛阳牡丹、山东荷泽牡丹。文人曾经杜撰传奇、笔记:武则天当了皇帝,以洛阳为周京,要百花冬季同时盛开。牡丹花抗旨不放,被女皇帝赶出长安,贬往洛阳。这个传奇既违背花卉的自然生长规律,也违背了历史事实,而具有政治意图:拿唐人酷爱的牡丹花“遭劫”,给女皇帝抹黑。唐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牡丹花俗也跟着向东扩散开来。中国园艺史上,北宋欧阳修与周师厚分别撰有《洛阳牡丹记》,南宋陆游撰有《天彭牡丹谱》,清人余鹏年撰《曹州牡丹谱》、计楠撰《牡丹谱》,是否是三秦的文化人木讷迟钝,轻视传媒效能,没有为牡丹作谱,而将牡丹故园之誉拱手相让呢?城市地位降格了,似乎长安牡丹花也该跟着“低班辈”儿。当然,文人也有讲真理的,陆游捧洛阳、天彭(四川)牡丹时,有一句“天彭号小西京,以俗好花,有京洛遗风”的话,那其中的“京”,即指西京长安;余鹏年也有牡丹“唐盛于长安,在《事物纪原》”的说法;农业出版社1959年版的《花木栽培法》中有一句“牡丹原产我国北部和西部”,还有,《辞海》载,牡丹“原产我国西北部”。长安虽未明示,也算划在原产地内,未遭“驱逐”。
考究起来,武则天及其后世子孙对牡丹花爱之若狂,可谓“长安牡丹甲天下”。唐兴庆宫沉香亭,是唐玄宗指木芍药(牡丹)为“花木之妖”的所在地。今沉香亭旁塑“醉圣诗仙”李白的卧像,他写的《清平乐》三首之中,有“云想衣裳花想容”、“名花倾城两相欢”句,就是以牡丹比喻杨贵妃的美丽。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皇帝)亲折一枝,与妃子递嗅其艳,帝曰:‘不唯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杨国忠因杨贵妃的裙带关系,得到皇帝赏赐的数本牡丹,种植在花园,“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麝香、乳香筛土和为泥饰壁”,连护栏也装饰着百宝。唐玄宗、杨贵妃为武则天的孙辈,爱牡丹若此,足见杜撰武则天驱逐牡丹花出长安传言之讹。盛唐长安以三月十五日为牡丹节,达官贵人骑马坐轿,络绎不绝到风景园区去赏牡丹。慈恩寺的元果院、浴室院,均有珍稀牡丹品种。唐代诗人歌咏长安牡丹的诗词数百成千,蔚为大观,卓然成为牡丹诗文化现象。
白居易(772~846年)的《秋题牡丹丛》《白牡丹》《燕子楼》《重题西明寺牡丹》《惜牡丹花》《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等,都是赏牡丹而抒幽情的。他的新乐府讽喻诗《牡丹芳》里,描写了长安仕民赏花的盛况:“……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庳车软轝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卫公宅静闲东院,西门寺深开北廊。戏蝶双舞看花久,残莺一声春日长;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谅。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这首诗和《买花》,都是劝诫长安豪贵与民间对牡丹赏识过度,哄抬市价,“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的弊端。因为,“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人们的价值观扭曲了。白居易歌咏长安牡丹诗时,距武则天称帝的天授一年(690年),晚了150年,可见长安牡丹节在武周之后不但未败,反而更盛。
时针迈入21世纪,长安牡丹文化热的再起,有“天人合一”,民间爱怜牡丹的习俗心结,也有保护古城生态环境、美化庭院,振兴精神文明的时代背景。官民结合,趋利避弊,是天大的好事。唯长安的牡丹民俗文化尚潜躲在民众血脉与典籍里,亟待发掘。
玄奘,学冠中西第一人
玄奘西天取经图 (资料图片)
□梁 荫
不久前,接待了外地的一位大学教授,他说瞻仰玄奘的遗迹是他多年的心愿,“现在大家都在‘追星’,而玄奘是中国最大的明星,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相比的大明星、大学者。”我以为,这话一点儿也不过分。
去印度之前,玄奘己遍访国内高僧,读遍了佛教主要经典,成为人人称赞的“空门千里之驹”,但当他发现国内佛学体系紊乱,佛经的译作晦涩难懂且有失原意时,他婉言谢绝了僧人们梦寐以求的庄严寺“长安十大德”之一的荣誉地位,立志“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公元627年,玄奘离开长安踏上取经之路,之后的整整15年,玄奘遍访了印度的各大名寺,虚心请教了各学派的高僧大师,熟读了不计其数的经典、藏书。公元642年12月,在当时印度国力最强盛的羯若鞠阁国召开的印度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佛学经典教义辩论会上,玄奘,这位求经者,不仅被国王戒日王请去作大会主讲人,而且他讲的大乘有宗学说,让到会的数千名博通经义的印度僧侣,包括高僧大德深为叹服,大会连开18天,竟没有一人提出异议。以求经者的身份称雄外国的本土文化,这在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人。
玄奘的博学大名从一件小事中也得到了印证。1993年,铜川编写了《玉华宫》一书,并且专门派人去北京请国学大师季羡林作序。治学严谨的季老因感对玉华宫了解不多,“踟蹰不敢应命”。后来,季老阅读了相关资料,弄清了玉华宫与他“素所景仰”的玄奘高僧有着密切关系。于是,季老欣然令笔作序,近1500字的序文有多一半文字是在推崇和宣扬玄奘www.yqtoy.com!红酒木瓜汤邦杰专卖因为季老“最重要的写作动力来自高僧玄奘。”
尤其让人赞叹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玄奘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舍生忘死的执著精神和不惧险恶、不为诱惑所动的坚贞品格。
贞观元年秦陇一带遭受霜雹灾害,玄奘是混在逃荒要饭的灾民队伍里偷偷溜出长安的。朝廷得知后,敕令沿途官府严加把关,张榜悬赏、追捕捉拿。面对种种险情,玄奘不为所惧,巧与周旋、昼息夜行;在长达800余里荒凉浩渺的莫贺延碛,玄奘一连走了四夜五日,因滴水未进,人马一起倒在沙漠上;在翻越凌山、兴都库什大雪山时,因山路崎岖、饥寒交迫,随行的几十人马只剩下几个僧徒了,玄奘依然继续西行……取经途中,高昌国(今吐鲁番地区)国王麴文泰厚礼相待,要把他当活佛供养一世,玄奘不为所动,绝食三日,以表取经求法志向;取经回国后,唐太宗看重他的才华见识,多次劝他还俗辅政,“翊赞功业”,玄奘多次婉言推谢。
玄奘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钟爱的佛教事业,根据西行取经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南亚、中亚等地域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并被译成英、法、日、德等多种文字,流行世界五大洲;而他精心翻译的75部1350卷计1300多万字的佛经,更是佛学界空前绝后的巨著,直至今天,仍没有第二人可与之比肩!玄奘也因此成为中国、世界佛学史上学冠中西的第一人。
仔细观瞻玄奘遗迹之后,外地教授不无感慨地说:“你们陕西人真幸运,能与这样博学有名的伟人同处一省!”可我们自己呢?红酒木瓜靓汤有用吗是仅仅停留在小说戏曲、电影电视上那个被艺术化了的唐僧,还是读懂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并在这个世界级的精神伟人成就和精神的感召下,有所作为呢?
武则天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资料图片)
武则天画像 (资料图片)
□韩星海
佛教传入我国后,因其包罗万象、神秘莫测而首先渗透到了上层建筑,被帝王将相所利用。
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武则天称帝十年后,她在为新译《大方广华严经》撰写的序文中称:“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金仙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这是一篇昭示天下的宣言书。从现存的《大云经》和《宝雨经》来看,前者是假托佛祖授记,预言净光天女原为某国王夫人,今以女身得于阎浮提为王;后者预言东方天子月光将于佛涅槃后成为菩萨,现身于中国,为安闲主。两经都提到身为女皇得转轮王位统治天下,而此说正是武则天篡夺皇位需要的护身符,意在表明她当皇帝是受命于佛。由此可见,武则天崇尚佛教,大推佛教,广修寺庙,雕刻佛像,是有一定目的和现实意义的。
武则天名武曌,是唐故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女,由于母亲杨氏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所以,武则天从小就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顺其自然地皈依空门,正如她后来所说:“朕幼崇释教,夙慕归依。”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以她的美貌深得太宗李世民的欢心,被召入宫中立为“才人”。太宗死后,武则天曾入感业寺为尼三年多,熟读了佛教经典。唐高宗永徽五年,太子李治又迷上了武则天,随即纳入皇宫中。32岁时,武则天被唐高宗册封为皇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与崇拜佛教而又信道尊儒的唐高宗日夜相伴,在相互交流习佛的感悟中,武则天处处以佛教为试金石,一心要积德行善求得“正果”。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僧人智踪等奏请弘护法门寺真身佛塔,高宗即予“钱五千贯、绢五千匹”以充供养,又以绢三千匹,令造与自己等身的阿育王佛像,余钱修塔。次年,将法门寺佛骨舍利迎奉东都洛阳宫内供养,武则天后舍寝衣帐直绢一千匹,为舍利造金棺银椁,数有九重,雕镂穿奇。武则天有句名诗曰:“开箱验取石榴裙。”历史常有惊人相似的一幕出现,1987年四月,也就是“佛诞节”这天,扶风县在重修千古名刹法门寺宝塔时,意外地发现了唐朝地宫,出土了佛骨舍利等上千件珍贵文物,其中就有武则天的一件真丝绣裙……
天授二年(691年)四月,则天女皇下令:“释教宜在道教之上,僧尼处道士之前。”可见武则天与佛教的关系。她大力倡导天下“举目尽浮屠,抬头见僧尼”,一时,出现了唐神洲大地全是佛之像,这也许正是武则天的高明之处。洛阳龙门奉先寺中的卢舍那大佛,为唐代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美的大佛。据记载,“咸亨三年(672年)壬申之岁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从而确保了佛像的圆满修建。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面容饱满秀丽,双目宁静,嘴角绽露笑意,给人一种“君临天下远瞩目”的印象,很多人说这就是女皇武则天的化身。
唐朝帝王在皇家寺院法门寺迎奉佛骨舍利,是从唐高宗李治开始的,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武则天的功劳。而且,在她建“周”的20年(685~705年)中,曾两迎佛骨舍利,规模宏大、极为壮观,长安城内外,群臣百姓几乎是倾巢出动。武则天在迎佛骨舍利的过程中,自然也树立起了自己的形象。
永徽五年(654年)李治首次幸驾九成宫消夏避暑,并有武宸妃(即武则天)相伴游乐。随后,李治先后到万年宫避暑达8次之多。期间,他下旨建造了慈禅寺石窟和多处摩崖佛造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这中间一定有武则天的功劳;另外,武则天有一特点,云游到哪里,就要把佛教石刻和她的影子留在哪里,麟游慈禅寺石窟佛像就是一例。武则天正式被删封为皇后,为了扩大影响,她与李治在万年宫避暑时,就向滋善寺(后为慈禅寺)施舍过自身的佩戴衣冠。而且,就在这三窟之中的第二石窟内,有一赤足站佛,身高4.7米,圆肉细髻、面容焕发、眉间有圆形白毫;嘴唇宽厚、细腻,宛如一轮新月升起;神态清雅端庄,双眼露出慈爱之光。佛像左手持宝珠,右手作说法状,似佛像非佛像,更像鲜活着的一个美人!佛教界称此佛为“如来佛”。有专家就曾肯定地说:这就是武则天的化身,可与卢舍那大佛相媲美!
由此看出,利用佛教加强统治是武氏政权的一个明显特点,武周时期,佛教发展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一时间唐朝大地上寺院广建、庙宇如云,佛门十分壮观,大有佛光普照的超世之感!
一千多年过去,今日远望乾陵,雄伟壮观,但阳刚之中夹杂着温柔敦厚的沧桑美。有人说,那是平躺着的武则天。当地的老百姓把乾陵称为武则天陵,并把梁山颂为“姑婆岭”。每逢清明时节,许多百姓不辞劳苦攀登到姑婆岭上,点燃香火,举行民间祭祀活动。[]
[置顶]新精武门陈真甄子丹成龙主演的电影名子给我
[置顶]风水大师李计忠谈2011年兔年12生肖运势解析:猴,鸡,狗,猪
上一篇:芹龄书屋藏书22--淄川县志汇编 下一篇:珠海富睿英语培训中心部分优惠课程
相关资讯
- 06-05· 同安洪氏古山衍派
- 06-04· 晶牛牛年业绩凸起 虎年势
- 06-04· 邢台市重点作家走进晶牛
- 05-30· 超佳玻璃优化软件与保特
- 05-30· 2010-12-11
- 05-30· 2011年”“银通杯”“中国
- 05-29· 德佳机器
- 05-29· 汇德佳水泥销售智能管理
- 05-29· 2011-03-16
- 05-29· 汇德佳水泥销售系统诚招
最新资讯
- 05-29· 打造德佳牧业职业经理人
- 05-29· 2009怡宝社区行 7月11日育德
- 05-29· 育德佳园--倡导“环境育人
- 05-29· 莱阳德佳牧业合作社
- 05-29· 浙江国银通电子商务有限
- 05-29· 【山西经济日报】阳城县
- 05-29· [转载]石家庄银通幼儿园《
- 05-29· 明年元旦香港银通将与银
- 05-29· 珠海跨国并购案获美国政
- 05-29· 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