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史话:洪氏源流(3)
luyued 发布于 2010-12-29 03:03 浏览 N 次英林洪氏不仅在晋江、南安、同安,广东吴川、遂溪、廉江、赤坎、高州、电白、信宜,广西合浦,海南雷州等处有支派分佈,在台湾也有许多传裔。
据族谱统计,康熙、乾隆年间,英林北社十三至十四世迁臺者达207人,南社十一至十六世,迁臺者达347人。其中很多是 "兄弟同往”、“父子同往”或“祖孙四代同往”的。他们广泛分佈于彰化县、诸罗、台北府、淡水港、东港、艋甲、竹堑、台北、鹿港、草尾店、台湾府城、凤山灵仔寮、笨港、凤山番仔寮、台南阿里港等地。现今在台湾的洪氏有28万人,按台湾人口比例排行第15位,其中大半与晋江英林有渊源关係。如现任世界六桂堂宗亲会理事长、台湾六桂堂宗亲会会长的前监察委员洪,復德祖籍就在石狮后厅,即英林九世介寿公的传裔。近年来,已有不少台湾洪氏族裔前来英林寻根謁祖。英林洪氏原建有祠堂,明季為兵燹所毁。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时有崳上村二十一世孙洪光弼,字光辅,自幼旅居暹国 (泰国),创办实业,积聚至数十万金,暹国王赐号“昭夸”(即国佐)。光弼身居异域不忘故土,回国鼎建崳山小宗祠。又捐金百餘為倡,择本房小宗旧址,筹建大宗祠。返暹之后,获悉工程因故迟延,弗克告竣,便再捐七百餘金,命长子尚彬协族中耆老董理修祠事,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冬建成。“庙貌聿新,前徽式廓,匪独慰于水源木本之思,尊祖敬宗之念,亦俾异日子孙瞻仰遗规,报本追远,时切春秋俎豆之感。”
清乾隆年间,南安古山洪应心撰大宗拜祖祭文28句,每句4字,计112字,无一雷同,便议定為英林洪氏昭穆,自十九世起啟用:“宜兹孙子,尔玉汝球。溯源我祖,肇于光州。瞻斯英里,乃奠厥攸。诗书礼乐,燕翼貽谋。分支析派,近远一儔。掇科取第,文采风流。忠孝廉节,令闻长悠。謨烈昭垂,亿万春秋。后昆踵武,仪式作逑。日昌载炽,克绍箕裘。敬勖来许,交勉家修。名题麟阁,身登瀛州。為国楨干,德业炳彪。永似以续,弗愧前猷。”
英林洪氏大宗祠于光绪己卯年(1879)一度重修。至1955 年被拆毁改建為英林粮站,又经40餘年,至上世纪90年代,经海内外族人共议重建,分别成立英林洪氏大宗菲律宾建委会、英林洪氏大宗香港建委会、英林洪氏大宗建委会等组织,筹集资金,主持重修事宜。择吉于1991年11月破土兴工,至1992年 2月竣工。
新建洪氏大宗祠為大三开间两落硬山顶建筑,坐北向南。三川脊屋顶,石构面墻,砖石山墻。开三通大门,门廊并列四柱,阶前耸立一对青石狮子。门口两级石埕,并建有围墻。门墻石堵皆精工雕鏤,有影雕、线雕、浮雕、透雕各种吉祥图案。大门青石匾鐫“墩煌衍派”,其上方又悬黑漆金字牌匾,上鐫清光绪状元贵州人夏同和手书“洪氏大宗”4个顏体大字。左门匾鐫“六桂传芳”,右门匾鐫“三瑞流光”。门柱皆鐫联对,有“岩峰虎踞钟灵毓秀,湖泽龙蟠蔚瑞呈祥。”“英山胜概标名族,林海雄风蔚大宗。”以表祠堂胜概。
大厅比天井高出五级臺阶,宽阔宏敞。厅内梁枋、笼扇、案桌皆朱漆鎏金。厅壁用红砖砌筑。梁枋间挂满黑漆金字匾额,有“天王”、“第一丞相”、“大学士”、“都督都监”、“刑部侍郎”、“廷尉荣封”、“都宪”、“副总府”、“经文纬武”、“特简黄堂”、“祖孙进士”……不下数十方。厅中石柱皆鐫联文,称颂歷代先祖功德,如:“劾三姦正国持纲大宋尚书第;敦五族安邦制策皇清将相家。“冷硎山誌报君恩,峻节昭昭临大节;道州府身殉国难,忠心耿耿格天心。”
祠堂两廡鐫有“英林洪氏大宗始建碑记”、“英林
- 06-05· 同安洪氏古山衍派
- 06-04· 晶牛牛年业绩凸起 虎年势
- 06-04· 邢台市重点作家走进晶牛
- 05-30· 超佳玻璃优化软件与保特
- 05-30· 2010-12-11
- 05-30· 2011年”“银通杯”“中国
- 05-29· 德佳机器
- 05-29· 汇德佳水泥销售智能管理
- 05-29· 2011-03-16
- 05-29· 汇德佳水泥销售系统诚招
- 05-29· 打造德佳牧业职业经理人
- 05-29· 2009怡宝社区行 7月11日育德
- 05-29· 育德佳园--倡导“环境育人
- 05-29· 莱阳德佳牧业合作社
- 05-29· 浙江国银通电子商务有限
- 05-29· 【山西经济日报】阳城县
- 05-29· [转载]石家庄银通幼儿园《
- 05-29· 明年元旦香港银通将与银
- 05-29· 珠海跨国并购案获美国政
- 05-29· 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